港美文化不同,很多禮儀更是完全相反.我這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,6年前來到彼邦工作,結識了不了好朋友,還意外地找到了另一半.由那時開始,我就一直在學習這兒的文化,但每天我都發現有更多要學習呢.
學習的過程中,少不免會碰碰壁.幸好,朋友和家人們都諒解,見我做錯會提醒我(其實又是中西文化不同).老爺有中國朋友,叔仔有香港朋友,奶奶有越南朋友,老公讀書時又有香港同學,所以有些錯處,他們都不是第一次見.我常常對奶奶說,我有時很怕會做錯,雖然無心,但遇上新相識的人,對方又不明白文化差異之巨,很可能以為我很無禮,這是我很介意的.可能因為由小至大,都要求成為很有禮貌和守規矩的孩子,長大後偶然被誤為無禮,很上心呢!(小時候會被媽媽痛罵的)
奶奶知我很努力學習,於是送了我一本關於禮節的書,包括了所有現代與舊社會的社交禮節,甚至書信文函也有覆蓋.看了幾頁,幸好最基本的社交禮儀和香港相同,所以全部做足.往後的近千頁,希望我沒有犯大忌吧.
港美收禮文化差異
很多香港(或者我應該說中國)禮儀,對我們來說是基本禮貌,來到美國卻成為無禮.最心驚的一次,是6年前見奶奶,當時還是女朋友的我,第一次見家長,只是選衣服就擔心了大半天,畢竟在外國工作半年,除了套裝和睡衣,就只有幾套便衣.不想太隨便,又擔心太拘謹.雖然老公一直說甚麼都可以,他媽媽很隨便,她更著我不用擔心,因為她很興奮能與我見面.終於見面了,她很友善,我竟然能閒談起來,沒有太緊張而頓失英語能力,感謝神.她還帶了見面禮給我,很開心的接受了,禮貌地原封不動放好.她著我打開看看是否喜歡,但我當然沒有在她面前拆開,這會很無禮呢!一秒鐘後,我突然發覺處境不妙,因為我沒有準備任何禮物,心中在恨自己為何這樣大意,又氣他為何不提醒我.當時我肯定,我的第一個印象一定"很好"了.
午飯完了,她要回酒店,他就送我回宿舍.車門一關上,我就急不及待說出我的擔憂,為何不告話我她會送我禮物,又不提醒我買點見面禮(雖然我很應該發現這個大錯).他卻笑說不用擔心,他媽媽不會介意,更催促我打開禮物,看看是甚麼.我打開花紙,是一個鱷魚皮長銀包,又可變作小手袋,還是我喜愛的粉紅色.,在放證件的位置,她很貼心的放了一張老公大學畢業時的影樓相,很有心思呢!老公不斷追問我喜不喜歡,又問我為何在餐廳內不打開禮物.我對他說在送禮者面前拆禮物很無禮,我才不會呢.
翌日,我和幾個香港和美國朋友外出.她們問到見家長的情況,我詳細述說,希望她們為我估計表現如何"好".美國朋友們聽到我沒有打開禮物的時候,表現得很驚訝,追問我為何不立即拆開.我和香港朋友們都一致地答道,這很無禮啊!美國友人們立即說,你不立即打開禮物,對我們來說才是無禮呢!還追問他媽媽有沒有面露不悅.我答沒有.她們於是詳細告訴我們,如何才是收禮的應有反應,並解釋為何.她們更多次提我,一定要向老公和未來奶奶解釋清楚這個文化差異,看來是個很嚴重的過錯呢!
如何收禮,才算有禮?
香港人: 通常都會聽到: 你太客氣了,怎好意思呢?(收到後放在一旁,在送禮者面前絕不打開禮物)
美國人: 要裝作極興奮的樣子,立即在送禮者面前打開禮物.打開後的第一時間,要在面上掛上驚喜和很開心的表情,即使你很不喜歡.(解釋:朋友說因為美國人喜歡看到你收禮貌的模樣,不能等待又不想估計你喜歡不喜歡,所以最好你在面前就打開禮物,最佳的享受就是收禮者的表情) <— 不知道是真是假,還是她們的個人意見
港美婚禮文化差異
老公求婚後,未來老爺奶奶一同來港,與我父母和親戚見面,當然更重要是討論婚禮細節.雙方父母不能直接溝通,全部由我來翻譯已很大壓力,但怎樣也不及文化差異的壓力.傳統中國人婚禮全部由男家負責,媽媽很傳統,又很不願意我要外嫁遠方,討論的過程令我覺得她很蠻不講理,好像完全是另一個人,一個我從未見過的媽媽.
婚禮開支?
香港人: 傳統 — 由男家負責全部開支.
現代 — 男女家分擔開支.亦有部分傳統家長堅持應由男家負全數.
美國人: 傳統 — 由女家負責全部開支.(與香港完全相反)
現代 — 很多時候仍是女家負責全部開支.但男女家分擔開支的情況開始普及.
其實老公一家來港前,我已經大概告知有何"要求",奶奶老爺其實很大方,所以全都沒有問題,唯獨是禮金方面,奶奶不能明白為何要有禮金,已經不是古代,所有傳統的
理由都不再成立,為何還留下來.她覺得如果給了禮金,好像買了我一樣,很不尊重女性,最重要是不尊重我.解釋再解釋,她還是接受不了這種想法,但願意用其他東西替代,例如負責家人來美探我的回來機票,或任何媽媽想代替的東西都可以,只要不是現金就成.但媽媽卻堅持,一定要現金,怎樣也不肯妥協.
然後,酒席問題.美國人很少會有大排筵席,除非你是大明星或大富豪,普通人只會宴請最親的家人和朋友出席,所以很少會超過100人,50人算是很多了.所以當奶奶提出了很合理的數字包起酒席,但與近萬元一圍,最少要10多圍的銀碼,有很少的距離時,媽媽就很堅持男家要給到足.難為我要翻譯這麼過份的要求,媽媽看來是打算一分錢也不用的把我賣出去,真的被說中了一樣,心痛又難堪….唉,可恨我銀行存款等於零…….老公又愛莫能助….一言難盡.
奶奶聽到後很氣,難以置信這麼大的一個銀碼,竟然被要求再增多.要求我解釋為何不足,有多少人會被邀請.當我解釋是至親和好友,她問我有多少人,可否畫個簡單的家庭圖.然後,我突然又其實知道很久,所謂的至親根本大部分都很疏堂,至少對於新人來說,是疏得很.最後我發現,所請的只會有最多三圍人我是真的認識,又與我有直接和親近的關係,其他都是我連名字也沒有聽過,父母也幾十年沒有見過的"至親"
至親?近親
香港人: 上至新人的祖/外祖父母,甚或其曾祖父母的兄弟姊妹,由這輩人開始.他們所有的子女,孫和外孫全部都是至親.聽的時候很合理,好像真的是至親近親,但事實上,除了新人父母同一輩的子女,即新人的堂或表兄弟姊妹,其他的見面也不會太多,如果不是每年一次,很可能是廿年都沒有一次,真的近嗎?
美國人: 由新人為中心,其至親即核心家庭成員,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.另加近親即祖/外祖父母及其子女和孫兒
還有很多其他例子,下次再續.
呢個好實用呀~~真心的多謝你分享
[版主回覆03/08/2012 06:37:48]Fa,謝謝支持.突然才發現原來我的文化差異下集一直未出,有時間要開始寫下先.